光源健康标准科普宜美照明打造“健康照明”
来源:今日商讯www.prtoday.cn 2019-07-26 14:41:08 河北新闻在线
导读:日前印发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了贯彻健康中国战略的总体要求,部署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具体举措,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提供了遵循根本。 人人健康,人人幸福,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百姓的
日前印发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了贯彻健康中国战略的总体要求,部署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具体举措,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提供了遵循根本。 人人健康,人人幸福,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百姓的期盼。人民健康,更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活中的健康话题,如环境、饮食、睡眠等,并由此逐步深入到照明与健康的联系,消费者开始意识到不健康的灯具会通过低显色指数、频闪、眩光和蓝光来损害身体,损伤视力和大脑。“健康照明”概念应运而生。 宜美对健康灯具的研发从未停止,并且坚定地认为一盏健康灯必须具备高显色性、无可视频闪、防眩光、无蓝光危害,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我们的大脑和眼睛,这是宜美的重要品质理念。宜美希望借此为更多的中国消费者打造健康的照明环境。 为了帮助中国消费者更好地选择一款健康灯,本文引入了国标GB、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相关规范和定义,旨在为健康照明的四大要素做出专业且权威的解释。 (一) 显色性 国标GB/T26189-2010是这样定义显色性的:将物体和你的皮肤在环境中的颜色自然的、正确的显现出来,使人看起来健康而且有吸引力,这对于视觉功效和舒适感两者都是极其重要的。 为了给光源的显色性提供一个客观的指标,引入了一般显色指数Ra。Ra最大的值是100,Ra越小,显色性的质量越低。 国标GB/T26189-2010同时提到:Ra小于80的灯具不应用于人们长时间工作或停留的室内。高跨度照明和室外照明可以是例外。但即使是这种情况也应采取适当措施来保证在连续工作场所所使用显色性能较高的灯,在这些地方应能辨认安全色。 专家强调,色彩质量不佳会降低视敏度及被照明物体呈现的准确性,低显色性的灯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心情和食欲,看东西不逼真、事物偏离原来的颜色,也更容易导致视疲劳,并可能诱发近视。 宜美照明优选上市公司高品质LED灯珠,从源头上把控显色性,确保每一盏灯的显色指数均达到Ra≥90,台灯类产品更是达到Ra≥98。 下图的测试报告显示宜美灯具Ra≥90。 ![]() (二) 频闪 国标GB/T 9473-2017中对频闪做了明确的定义,并详细列出了频闪对健康的影响: 其中A.1 对闪烁做了相应的解释 在交流电源下工作的所有光源都会产生闪烁。闪烁的程度取决于交流电的频率、光源产生的光的持续性和观察条件。闪烁对在观察范围内的移动物体作用显著。在闪烁的照明下观察到的运动的物体可能出现离散而不是连续的现象,这种效应被称为频闪效应。频闪效应的级别取决于闪烁的速度以及幅度,以及物体的速度以及观察状态。 闪烁可能导致频闪效应,在观察高速运动的物体时可能产生频闪效应,如高速运动的球、高速旋转的车轮。 A.2 闪烁对健康的影响 在IEEE Std 1789-2015中指出照明闪烁会对人体和视觉产生以下不利的影响: 1:光敏性癫痫或闪烁光导致的癫痫发作; 2:频闪效应和相关的旋转机械明显的降速或停止的现象; 3:偏头痛或严重的头痛常伴恶心、视觉紊乱; 4:增加自闭症的反复行为; 5:视力衰弱包括:眼过劳、疲倦、视力模糊,以及传统的头痛和在与视觉相关的作业上能力下降。 宜美照明全线产品均为无可视频闪,其从驱动电源上进行严格把控,检测报告可以清晰地看到,各项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对健康无不利影响。 ![]() 国标GB/T26189-2010中,对于眩光有明确的定义:眩光是由于视野内明亮区域造成的视觉感受,分为不舒适眩光和失能眩光,眩光也可能由于特定表面的反射而引起,通常被称为光幕反射和反射眩光。在室内工作场所,不舒适眩光常由于明亮的灯具或窗户直接造成。限制眩光对于避免错误、疲劳和事故是非常重要的。 ISO 8995:2002/CIE S008/E:2001中提到统一眩光值UGR的等级:10-13-16-19-22-25-28,每个级别代表眩光效果的一个明显变化。业界通常认为19代表可感知的舒适与不舒适的界限值。 ISO 8995:2002/CIE S008/E:2001中也强调了眩光对人眼的危害:可引起人眼屈光不正,视功能障碍,有诱发神经系统与人体生物钟紊乱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业界认为眩光也是引起视觉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灯光如果过于刺眼,可能引起厌恶、不舒服甚或视力损伤。 宜美照明通过对结构设计的优化,实现防眩光的效果,大部分灯具都能达到UGR<19,以实现灯具的光线柔和不刺眼。 下图摘自宜美灯具的眩光测试报告: ![]() (四)蓝光 国标GB/T34034-2017对蓝光危害的界定是这样的:由波长300nm-700nm范围内的辐射照射引起的光化学诱导视网膜损伤效能。 同时,国标GB/T34034-2017也针对蓝光危害,给出了明确分类: a.0类危险(RG0)——豁免类。属于0类危险的LED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10000s(约2.8h)内不会造成对视网膜蓝光危害。 b.1类危险(RG1)——低危险类。属于1类危险的LED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100s内不会造成对视网膜蓝光危害。 c.2类危险(RG2)——中度危险类。属于2类危险的LED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0.25s内不会造成对视网膜蓝光危害。 d.3类危险(RG3)——高危险类。对于普通照明用LED产品,一般不允许使用3类危险产品。 相关医学研究表明,蓝光危害主要表现在导致近视、白内障以及黄斑病变的眼睛病理和人体节律危害,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是损结构,LED灯蓝光含量过高容易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萎缩甚至死亡,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而且是一种不可逆的损害,还会导致黄斑病变。 其二是视疲劳,LED灯的蓝光比例过高,会让使用者眼球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引起视疲劳,可能导致人们近视加深、出现复视、阅读时易串行、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 其三是睡不好,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是影响睡眠的一种重要激素,目前已知的作用是促进睡眠、调节时差。长时间使用蓝光含量过高的LED灯,可能导致睡眠质量差甚至失眠。 宜美照明坚持从源头把关,优选高品质防蓝光LED灯珠,质检评级RG0,护眼光源,拒绝对视网膜的损害。下图摘自宜美灯具的蓝光危害测试报告: ![]() (正文已结束) (编辑:雪豹)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 |
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
家务一定要分工明确,你收拾屋子,我收拾你。如此打趣...[详细]
-
160年前,一个叫汉密尔顿史密斯的美国人在匹茨堡制成...[详细]
-
继去年三星中国开发者大会成功举办后,2018三星中国开...[详细]
-
全新QLED TV拥有无与伦比的设计感和智能显示功能,带...[详细]
-
今日,三星电子发布Samsung Max,一款全新免费的安卓...[详细]
-
四十八年前,当摄影师裴炳雨(Bien-u Bae)第一次按下...[详细]
-
近日,在美国夏威夷大岛举行的2018年第四届东西方慈善...[详细]
-
如果要问2018年的科技热词是哪一个,人工智能(AI)肯定...[详细]
-
由Esptv、中国联通、腾讯游戏重磅打造的中国联通杯王...[详细]
-
据外媒报道,雷诺威集团宣布与三星电子合作研发高度自...[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