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恩科技总经理李俊:智能制造时代,中国不再缺席!
来源:今日商讯www.prtoday.cn 2019-08-12 16:10:16 河北新闻在线
导读:编者按:本文转自OFweek,为南京智能制造软件新技术研究院院长、唐恩科技总经理李俊先生在 WAIE 2019第四届 中国 人工智能产业大会 上报告内容。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201
编者按:本文转自OFweek,为南京智能制造软件新技术研究院院长、唐恩科技总经理李俊先生在“WAIE 2019第四届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上报告内容。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2015年,国务院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指引下,中国制造业发展正逐渐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乃至“智造强国”迈进。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以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构建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动国内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得益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巨大进步,我国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产业领域的发展十分迅猛,极大推动了“中国智造”前进的步伐。 8月9日,由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OFweek维科网主办、高科会协办、OFweek人工智能网承办的“WAIE 2019第四届上海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暨人工智能产业大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会议期间,南京(大学)智能制造软件新技术研究院院长、唐恩科技总经理李俊发表了主题为《人工智能应用趋势之变——从制造到智造》的精彩演讲,他表示,在智能化驱动下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以用户需求来驱动,实现以人为本且高效低成本的定制化生产。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中国制造业也将会通过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迈进。同时,由于中国制造业市场规模巨大,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都非常活跃,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前景将会十分广阔。
演讲开始之初,李俊就感慨道:令人遗憾的是,世界前三次工业革命,中国都缺席了。![]() 唐恩科技总经理李俊先生 从经济发展来看,在几千年的农业经济时代,中国一直是世界的领头羊。但给世界带来深远影响的前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并没有很好地参与其中,几乎全部缺席。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相信中国在其中会发挥很好的作用。 从产业机构看,农业是第一产业;然后发展到工业经济,工业是第二产业;再发展下去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现如今很火热的一些软件、电商、物流以及智能制造相关的支持系统都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 不同角度解读“制造” 制造是什么?李俊解释说,制造就是把原材料加工转化为成品,制造系统是由一系列包括机器、工具、物料和人员等元素组合而成,通过数据采集、软件控制、设备工具等,把整个制造过程统合起来,实现经营管理、制造执行与控制等产品生产和经营活动。 他介绍道,制造业价值链位置是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制造的要素可以分为上下游五个方面,即产业上游的需求创新和原材料,中游的关键装备与核心部件、生产过程和生产系统,下游是产品、销售和服务。它们分别由需求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来实现。 ![]() ![]() 他表示,从制造范式的角度来讲,由于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技术、以及不同的目标,因此可以把生产制造范式划分为多个种类,包括柔性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数字化制造、分布式制造、人工智能制造等等,而这些制造范式分别可以应对不同的制造场景。 制造理念,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标准化开始到规范化,然后到自动化,再到网络化、信息化。在标准化和规范化阶段,主要是为了生产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阶段,主要是改善流程、提高生产过程和生产系统的效率;到了智能化定制化阶段,主要的目标是在无忧虑的生产环境下,以低成本的方式快速地满足用户的定制化需求。 从普通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转变 不难发现,上述所讲的内容主要是在前三次工业革命阶段,而当前我们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阶段。 李俊强调,第四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以用户需求来驱动的,它的关键点在于用智能化的技术来实现以人为本且高效低成本的定制化生产。这就必须要把现在的信息化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智能化能够感知、思考和自主的动作,能够自主的学习,把生产过程变得更加完备,能够使生产系统像一个有智慧的人一样去运作。 ![]() 人工智能应用到生产制造里面,是在生产自主、供需协同和自动化的情况下,实现智能工厂、智能企业、智能生态,最后实现多部门的协同以及供应链与客情关系的动态连接。 从下面智能制造的6大典型场景,可以看到它为智能制造提供各种服务,适用于应对于不同的行业,同时也会带来大量的商业机会。 ![]()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从默默无闻的小字辈,已经发展到现如今的全球第二经济体。而在快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全球主要经济体都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战略发展方案。 李俊进一步地介绍说,美国主要是工业互联网,德国提出了工业4.0,日本提出的是机器人新战略,我国提出的是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通过发展智能制造装备,融合新一代通信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进一步提升制造水平。 ![]() 我国制造业现状与发展战略 从我国现状来看,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最大的单一市场,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都很活跃。在信息化与智能化潮流下,需要将中国制造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然后转向用户驱动。 李俊指出,中国制造业转型,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从投资拉动需求转到主动创新,原材料方面要从过度依赖进口转到填补国内空白,要发展关键装备与核心部件的生产;然后是自主研发并注重精益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真正从粗放式生产转变为精益化生产;最后是在产品与服务方面要提升产品质量和持续服务的能力。 ![]() ![]() (正文已结束) (编辑:雪豹)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 |
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
家务一定要分工明确,你收拾屋子,我收拾你。如此打趣...[详细]
-
160年前,一个叫汉密尔顿史密斯的美国人在匹茨堡制成...[详细]
-
继去年三星中国开发者大会成功举办后,2018三星中国开...[详细]
-
全新QLED TV拥有无与伦比的设计感和智能显示功能,带...[详细]
-
今日,三星电子发布Samsung Max,一款全新免费的安卓...[详细]
-
四十八年前,当摄影师裴炳雨(Bien-u Bae)第一次按下...[详细]
-
近日,在美国夏威夷大岛举行的2018年第四届东西方慈善...[详细]
-
如果要问2018年的科技热词是哪一个,人工智能(AI)肯定...[详细]
-
由Esptv、中国联通、腾讯游戏重磅打造的中国联通杯王...[详细]
-
据外媒报道,雷诺威集团宣布与三星电子合作研发高度自...[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