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于心,美于形 —— OPPO R7s深度试用报告
lanwellon
10月29日,收到张大妈发来的短信,说是获得了OPPO R7s的试用机会。这是笔者第一次在张大妈上获得实物的体验试用机会,因此心情滴非常鸡冻。在此再次感谢一下张大妈!当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力争用最全面的解析,将这款产品的特色呈现给广大值友。10月31日,产品寄出。11月2日下午,收到产品。在收到产品的第一时间,笔者就开始撰写众测报告,争取将最新鲜热辣的体验带给广大值友。
得益于在真人秀节目中的大规模并广范围的投入,OPPO的那句“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SLOGAN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慢慢根植于我们的思想中。网上也出现了不少相关的段子,比如关于魏征进谏的那个梗。
作为生活在魔都的一名攻城师兼数码达人,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并不太能接触到OPPO的产品。周围的同事朋友更多的是用的是苹果或是三星的产品,偶尔能见到的国产品牌,也都是诸如小米魅族等互联网品牌的产品。
为何会是这样的现象呢?笔者为此专门做了研究,发现这是由于OPPO主要的市场定位是在于二三线城市。其实从规模来看,OPPO是线下市场的巨人。相比小米,OPPO的整体出货量略低,但是由于平均售价要远远高于小米,因此整体的营收,OPPO要高于小米。当然,上交的利税也要多得多了。
以上海为例,OPPO的体验店多位于嘉定,松江,浦东的南汇等郊区,在市区范围内无一家体验店。这种主攻二三线市场线下的做法,与小米魅族等互联网品牌形成鲜明的对比。小米在上海最繁华的徐汇地区开设的小米之家体验店,魅族在繁华的中山公园商圈开设体验店并在市区设有多个体验店。而OPPO在一线城市的线下,更多的还是依靠苏宁等渠道。而在互联网品牌方面,OPPO则由刘作虎单独带队,开创了一加品牌。
开箱篇
好了,话不多说,进入开箱环节吧,
张大妈对于产品的保护做得非常到位,赞一个:
这次收到的是3GB内存的全网通版本:
纸盒的包装还是比较考究的,在绿色的部分印上了格子花纹,总体来说,这个包装的成本类似三星手机的设计,成本要远远高于小米手机的卡通纸包装。当然,如果能在盖子的顶部覆盖一层泡棉来保护屏幕就更好了:
配件,耳机的做工相比苹果的耳机,还有待加强:
充电器,输出电流达到了惊人的4A,VOOC闪充好威猛!台湾大厂LITEON代工,品质有保证:
接口做了特殊的处理,相比传统的5PIN MicroUSB,还多出了2个PIN,达到了7PIN:
非常贴心地附送了一个透明清水壳,与机器的搭配非常不错,因为这个壳子并不会增加很多厚度。可见产品经理团队也是动了一番脑筋的:
SIM卡槽针的做工相当不错,很有质感:
撕去保护膜,整机外观:
注意两条金属亮线,做工的确不错。还有2.5D玻璃,给人晶莹剔透的感觉:
底部的亮线特写,这条线就是OPPO的产品经理李盛Listen所说的小提琴典雅弧形设计的流光侧边(笔者为了写好这篇测评,专门去看了OPPO R7s的完整发布会,笔者真的是蛮拼的!):
底部的USB接口和音腔出口,注意:经过实际体验发现,真正的音腔出口其实只有下方这个开孔,上方的这个开孔只是为了美学上的对称而设计的,不具有功能性:
整机的金属质感还是不错的,相比R7将边缘做平滑,再加上6.9mm的厚度,握持手感更好:
换个角度:
再换个角度:
开机:
AMOLED屏幕的对比度和饱和度相比LCD有明显优势:
主界面:
貌似这款机器主打音乐功能,和我的铁三角ES10来个摆拍吧:
和我给家里老人买的红米Note2来个对比:
硬件篇
说完了开箱,来简单聊聊硬件吧。
相比红米Note2,R7s的做工有明显优势。更薄的机身,更窄的边框。全金属外壳,2.5D弧面玻璃。AMOLED屏幕。3GB内存,32GB闪存。可以说,1800元的价格差,也是合情合理的。
同时,3070mAH的大电池保证了重度使用下,13小时以上的续航。156g的机身重量,握持起来刚刚好。
外放的音量真的非常大,这算是一个优点吧,总比锤子坚果这种想大却大不出来要好。但是相比苹果,三星,华为,索尼这些厂商来说,还是超过了那个音量响的范围。
OPPO在这款机器上, 不惜工本地使用了多款最新的技术。比如最新的康宁第四代大猩猩玻璃,这代的大猩猩玻璃相比第三代薄了25%,而且大大加强了耐摔性。
OPPO做超薄手机,早在刘作虎时代就有传统。当时笔者还与刘作虎在微博互动过,当时OPPO的研发团队花了很大的力气,定制了不少料件,才将机器做到最薄,成为当时的世界第一薄。目前网上还没有R7s的拆机图片,笔者又舍不得拆机。因此暂时无法做更深入的分析,不过从发布会公布的情况来看,这次R7s使用了铝镁合金中框,相比R7在用料上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笔者还是在微博上看到有用户的R7s出现弯折损坏的情况出现,猜想这可能是由于外壳的金属材质还是有些偏软的原因。希望OPPO能够进一步完善优化吧。
R7s的产品经理Listen在发布会上强调,现在是一个手机CPU性能过剩,内存不足的时代。笔者表示部分的认同。如果不是重度大型3D游戏玩家的话,这颗高通的MSM8939已经足以应付日常的操作了。这颗骁龙615的设计思想,其实和华为海思的935有些类似,即通过8个A53核心,已经足以应对日常应用了,这样就可以保持很好的续航。而A72核心虽然性能略高,但是功耗发热实在恐怖,因此直接放弃。而大内存的引入,保证了高频操作不卡顿,相册加载更迅速。
产品经理还提到了手机信号这个电话最基本的功能,OPPO在这方面的表现显然也是令人放心的。
从硬件上来说,我的总结是:你几乎找不太到这款机器的缺点。虽然它没有像三星那样做到垂直整合,也没有像华为那样做到自主AP和基带芯片,或是苹果那样的全面领先。但是,你真的很难从它身上找到软肋。这是我对其硬件的总体评价。
软件篇
接下来简单谈谈软件的整体UE/UX设计吧:
主界面:
主打音乐播放,有一个界面留给了播放器:
电话本内置了黄页功能:
自带独立的安全中心:
拨号界面:
支持云备份,包括丢失后定位功能:
系统更新较为频繁:
ColorOS的UE/UX显然是追求一种类似iOS的简便轻快的操作形式。
以Launcher为例,不设立专门的应用抽屉。这点和国内很多厂家的做法类似,比如小米的MIUI。但是两者又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设置菜单,MIUI追求的是详尽的设置粒度,为发烧友而设计。而ColorOS追求的是最方便快捷的使用体验,只放出最常用的设置,其他隐藏。适合普通大众用户。
当然,其他贴心的细节还有不少。比如和电脑连接后,可以在下拉框直接修改是仅充电还是数据连接。
软件的UI上,同样没有明显的软肋。
如果一定要提出一些建议的话,我觉得可以把第一个音乐桌面是否开启的权力交还给用户。毕竟不是所有用户都喜欢播放音乐的,有些中老年用户可能害怕误操作。
另外,华为、小米、魅族都已经针对老年人在旗下机型上提供了极简模式,适合老年人使用。虽然品牌的定位是年轻人,而且这并不是一个杀手级卖点,但是红米已经这样操作了,因此建议OPPO也可以跟进。
相机篇
接下来,简单说说相机的测试吧:
考虑到篇幅,笔者并没有做完整的全方位测评,也没有做和旗舰机型的对比测试。而且相机并不是这款手机的最大卖点,因此笔者在此上一些简单的样张吧。总体来说,相机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达到了国产旗舰的水平,虽然相比iPhone 6S或Galaxy S6还是能看出差距的。
总结
还是那句话,经过几天的试用,发现这是一款几乎挑不出毛病的产品。因为经过几代的发展和磨合,OPPO对于这类产品的驾驭和把握已经达到了驾轻就熟,炉火纯青的地步。不论是产品的开发,定案,选料,测试,品控,包装,信号等等,相比一些新的厂商,都可以做到比较高的水准。可以说,这款产品如果是日常使用的话,会给你一种非常愉悦的体验。丝毫不输给三星,苹果的旗舰产品。
如果一定要提出一些建议的话,我觉得可以说以下几点:
1.供应链上来说,手机的带盖子的皮套等官方配件,还没有第一时间上架,这点有待改善。
2.可以考虑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开一些体验店,小米和魅族都已经这样操作了。
3.如之前所说的,可以考虑加入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极简模式。
4.所谓期望越大,要求越高。OPPO作为资金实力和研发实力都强于魅族等互联网厂商的企业,除了VOOC闪充之外,应该更着力于软硬件的基础研发。要做到三星那样的完全垂直整合固然非常非常困难,但是如果要将手机做到售价4000-5000元或更高的档位,拥有自己独创的软硬件技术优势,是无法绕开的必由之路。放眼全世界,苹果如此,三星如此,华为也是如此。华为几年前开始的海思麒麟项目,现在已经开始渐渐开花结果。OPPO如果像现在这样专心做好产品,依托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仍然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过得很滋润。不过,如果想引领未来的潮流,那苹果,三星,华为的做法是不二法门。当然,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索尼都没能踏上正轨,OPPO还任重而道远。
全文完,谢谢观赏!
本文来自什么值得买网站(www.smzdm.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