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奉献青春不负韶华
西藏玉龙项目部现有职工37名,其中党员11名,73%项目成员为35岁以下青年,是一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青年团体、是一支活跃在工作一线,文化水平高,专业技术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及团队合作能力强的青年集体。
西藏玉龙项目是国家工信部有色行业规划重点工程、西藏自治区“十三五”规划重点工程、昌都市创建有色金属基地重点工程,二十二冶集团十四大重点项目。2018年9月份西藏玉龙项目组建以来,面对艰苦的施工和生活条件,始终发扬“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挑战极限,永争第一”的铁军精神,在公司党、团委的关心领导下,以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为载体,以促进队伍建设为依托,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为目标,真抓实干,加强管理,勇于创新,通过不懈的努力,在项目履约、科研攻关、疫情防控中发挥青年员工的主力军作用,为推进各项管理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塑造了中国二十二冶青年在高原矿山建设工程的新形象。
内外结合,提升综合素质,打造学习型青年队伍
从青年求知欲强、精力充沛的特点出发,项目鼓励大家根据自身实际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或注册建造师考试。通过个人自学、集体培训、集体购买网络课程资源等形式,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互相勉励,互相鼓劲,提高大家的学习热情和增强自信心,使之成为素质过硬的业务多面手。在这个青年文明号群体中,已经培育出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文化气息,构成了人人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初步显现出了青年文明号的模范性和凝聚力。同时,通过团日活动、青年大学习平台,重点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 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科研攻关,助力项目履约,打造创新型青年队伍
作为超大型的矿山开发建设项目,施工难度大,项目部成立以总工为组长,以青年员工为骨干的科研攻关小组,在施工过程中推广应用了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8大项,应用专利3项,工法2项,以项目为载体申请专利4项,工法2项,技术标准2项,科技研发课题2项。尤为突出的是超大型球磨机精准安装,球磨机是玉龙铜矿项目的最大设备,球磨机高度6.2米,直径10.5米,单体重量近800吨,并且球磨机基础有多个标高和轴线,基础深、地脚螺栓直径大、施工安装精度要求极高,是所有选矿设备安装的重点也是难点。项目部攻关小组就球磨机安装方案进行了多次论证,应用SolidWorks三维技术对球磨机安装过程进行了三维模拟,安装过程中自行设计了高精度可调式组对支架,保证现场磨机壳体组对的精度,同时保证筒体拼装的同心率,对螺栓套管全部采用槽钢固定架进行精确找正,使地脚螺栓套管全部控制在2毫米之内,保障了地脚螺栓的预埋精度。
艰苦奋斗,勇攀施工高峰,打造奉献型青年队伍
西藏玉龙项目在海拔4800米的玉龙雪山,常年积雪不化,气温最低达到零下40摄氏度,氧气含量仅仅是平原的一半,强烈的紫外线,生产经营经常面临“急、难、险、重”等困境,挑战着每个参战的青年员工。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无论是施工一线还是后方项目部,都有他们冲锋在前的身影。在2019年项目“10·31” 攻坚行动中,克服材料供应不足和雨雪频繁的影响,采用倒排工期的方式制定出会战90天的施工计划,确保土建及钢结构工程按期完工,为入冬后的设备安装工作创造条件。
他们始终“责任”谨记于心,“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是他们的日常,同雨雪并肩已成为了他们的习惯,面泛的高原红是他们的见证,黝黑的皮肤是他们的成长。由于工期紧、任务中,玉龙项目春节期间未停止施工,8名青年员工放弃春节假期时间,依然坚守在项目一线,面对新冠肺炎突发事件,青年员工主动承担起项目部的疫情防控工作,针对重点区域定期消毒、通风,同时做好隔离人员的生活服务、做好项目部的宣传教育和舆情检测工作,坚持每天对500多名农民工进行体温监测,保证项目平稳运行。
两年来,项目青年员工始终坚持青春建功行动在基层,立足岗位,开拓创新,用青春的誓言、扎实的行动,展现青年积极向上的活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青年智慧和力量。
